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张洋)在江永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(ICU)这个与生命赛跑的前沿阵地,爱与关怀从不局限于冰冷的仪器与药物。近日,这里上演了温馨一幕:即将转至普通病房的盛阿姨,在护士们的巧手下,带着一条精心编织的麻花辫“焕然一新”地告别了ICU。这看似简单的举动,却如冬日暖阳,温暖了患者与家属的心,也生动诠释了该院在“医疗服务提升年”活动中,对“身心并护”服务理念的深刻践行。
当天,张护士在为盛阿姨整理转科手续时,注意到阿姨正默默地在病床上梳理着自己略显凌乱的短发。长期卧床使得阿姨的头发多处打结,梳理起来颇为不易。张护士立即走上前,轻声询问:“阿姨,我帮您编个辫子好吗?这样清爽又舒服。”盛阿姨欣然点头。
没有专业工具,张护士就用双手,格外轻柔地避开打结处,小心翼翼地将短发编成了一条麻花辫。虽然编得不算特别整齐,却凝聚着满满的用心。盛阿姨看着镜子里的新发型,忍不住摸了摸辫子,嘴角情不自禁地弯起,开心地说:“嗯,挺好,得让老头子也瞧瞧。”
转科的时刻到了,盛阿姨坐在轮椅上,那条新编的麻花辫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,仿佛一道无声却明亮的微光,照亮了她转往新病房的路途,也温暖了在场所有人的心。这不仅仅是一条发辫,更是护士用双手为患者编织的一份尊严、一份体面,更是一份走向康复新阶段的希望。
这并非偶然。这正是江永县人民医院“医疗服务提升年”活动的一个体现。在提升医疗技术的同时,医院更关注患者的身心感受,提供有温度的服务。特别是在ICU这样的地方,患者除了身体痛苦,心理也常感焦虑、无助。因此,医院在ICU等重点科室推行“六个一关怀行动”,包括一句问候、一个微笑、一次抚触、一段倾听、一份尊重、一份体贴。为盛阿姨编发辫,就是“一份体贴”和“一份尊重”的具体表现——它关注了患者对整洁和尊严的细微需求。
从一根编起的发辫,到一句问候、一次耐心地解释,这些点点滴滴的用心,汇聚成力量,提升着患者的就医感受,也拉近了医患关系。江永县人民医院用实际行动证明,好的医疗服务,是精湛医术和人文关怀的结合,在守护健康的同时,也守护着患者的尊严和希望。
责编:左爽
一审:左爽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